2006年3月14日,星期二(GSM+8 北京时间)
浙江法制报 > 第三版:世相 改变文字大小:   | 打印 | 关闭 
助商解忧 货畅其流
本报记者 陈晓青 通讯员 徐海涛

  3月10日,绍兴中国轻纺城东区的主通道上,一群人正围着观看轻纺城司法所宣传橱窗里的“本期案例评点”,“这上面说的事我也遇到过,规范合同真的很重要啊。”一经营户边看边和人说。
  中国轻纺城每天有7万多名来自五湖四海的客商在此看货、交易。由于人流、物流、资金流较大,矛盾和纠纷也多。为此,绍兴县司法局专门组建了中国轻纺城司法所。6年多来,该所共受理各类纠纷4400多件,调解成功率达99.3%,为当事人挽回经济损失7400万元。由于成绩突出,该所先后被评为“浙江省文明司法所”和“绍兴市五好司法所”。
  为了提高市场经营户的法律意识,司法所将宣传橱窗作为法律宣传的主阵地。春节过后,营业房转让转租纠纷频发,主要是合同签订不规范所致。为此,司法所选择典型案例进行评点,张贴在宣传橱窗内,受到了经营户的欢迎。
  “连续作战法”是司法所引以自豪的调解方法之一。一次,一萧山布商卖给绍兴布商98匹坯布,绍兴布商将其中的38匹转卖给了江西客商,因该布经染色后发现有色差等质量问题,江西客商要求赔偿损失。但绍兴布商因与萧山布商交涉无果,故绍兴布商也不愿赔偿。此事引起三方剑拔弩张,都准备用非法手段解决。司法所接案后,立即集中人员分头做工作,一天调解不成,第二天接着调解,经过两天的连续工作,三方终于达成了协议。